给老房子投保 化解民生痛点出新招

   2025-07-29 caijiyuan900
核心提示:本周,杭州老旧房屋保险有了首个赔付案例——拱墅区仓基新村48幢率先出保,对房屋公共区域的钢筋锈胀、混凝土剥落、部分墙体沉降

本周,杭州老旧房屋保险有了首个赔付案例——拱墅区仓基新村48幢率先出保,对房屋公共区域的钢筋锈胀、混凝土剥落、部分墙体沉降裂缝,进行维修处理。

引入保险机制呵护老房子安全,杭州的这一做法有现实需求。一方面,老小区年久失修、维修量大、维修成本高;另一方面,维修基金积累少、经营性收入少,资金缺口大、家底薄。有小区保险兜底,可有效缓解维修资金的来源问题。保险具有花小钱能办大事的功能,作为试点小区,第一年的保费由政府补贴,也能让居民享受到真正实惠。

给老房子投保,除了维修,还有动态监测。保障服务分为两块:一块保的是房子的维修;另一块则是房务动态监测方案,即对87幢房屋进行分级、分档的日常巡检和排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保障住户安全非常必要。

老小区的背后还有治理问题。引入保险其实也是引入一种更多元的治理模式。一些老小区往往伴随着比较严重的治理短板:自治体系不完整,业委会缺位或者形同虚设,居民间沟通交流机制缺失等;有些老小区产权复杂、问题日积月累、矛盾重重。拿维修来说,资金如何筹措、如何使用,难免扯皮,推动起来也异常艰难。引入保险后,绕开了复杂的决策程序,让大家聚焦到房屋的安全本身,这无疑会大大加快维修进程。

给老房子投保,对于探索基层治理、化解民生痛点有积极意义。借市场之手,可以摆脱公共资金投入引发的公平问题的制约,也会激发业主的自觉意识和公共意识,增强业主对小区的归属感。

给老房子投保,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居民的思维。小区保险是一种市场行为,不可能只有一方受益,同时,保险公司也不会做赔本买卖,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费、赔付范围和赔付比例,居民也有权做出投不投保的决定。

共赢是基础,如果双方合作愉快,房子维护得好,那保费就可能下降;如果滥用保险,那保险公司只有涨保费,甚至一关了之。

因此,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投保行为。保险本质上是一种保障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小区要承担风险,保险公司也要承担风险,要不然,权利和责任就会失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