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群免费领取小说,羊毛还没“薅”上,却被“警察”找上门

   2025-07-30 kongyu960
核心提示: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宝露 陈嘉琳 记者 杨云寒在社交平台刷到了可以免费领取小说的帖子,搓搓手加入群聊,准备“薅羊毛”,没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宝露 陈嘉琳 记者 杨云寒

在社交平台刷到了可以免费领取小说的帖子,搓搓手加入群聊,准备“薅羊毛”,没曾想“警察”也加入了群聊,说该群涉嫌违法……

近日,浙江诸暨陶朱派出所接到了王女士的报警电话,称自己领取免费小说,配合公安调查,银行卡却少了3022元。

“我是在平台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可以免费领取小说,我就去私信了对方,了解具体内容”。据王女士回忆,她一开始是根据对方要求,加入了一个QQ群。

加入群聊后,王女士还没有开始领取免费小说,结果就有自称是“派出所杨警官”的进了群,说群聊涉嫌违法。

王女士一下子慌了神,赶紧退了群。

可没想到“杨警官”还说要一一排除违法才能退群,还发了擅自退群人的信息,说已联系公安机关抓捕,拘留15日,罚款20000元人民币。

图片

诸暨公安供图

王女士顿时紧张了起来。

这时,有一个自称“警察”的人私下联系到她,说再给一次机会对退群成员进行调查,并通过语音电话交流。

“警察”给出两个选择,一个是上门面谈,一个是私下解决。

王女士很害怕,选择私了。

于是,她根据“警察”的语音指引打开了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APP,按照对方要求进行一系列操作。

期间,“警察”还让她发送相关验证码给对方。

期间还发送了相关验证码给对方,等相关“配合工作”完成后,对方就挂断了电话,之后王女士发现银行卡少了3022元,才意识到可能遭遇了诈骗,于是赶紧报警。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

警方提醒:

1、对线上任何形式的“免费赠送”,尤其是要求入群、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务必高度警惕;

2、公安机关绝不会通过社交群组办案,更不会线上发送“通缉令”“逮捕证”;

3、凡是以“保密”“留案底”等理由要求你独自操作、隐瞒家人的“调查”,均为诈骗标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