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喊捉贼?以色列国防部下令:出于安全考虑,禁止采购中国新能源汽车

   2025-08-03 kongyu860
核心提示:最近,以色列国防部的一纸禁令引发了广泛关注。该部门宣布,出于“国家数据安全”的考虑,禁止军队系统采购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

最近,以色列国防部的一纸禁令引发了广泛关注。该部门宣布,出于“国家数据安全”的考虑,禁止军队系统采购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等品牌。

图片

这一决定令外界感到意外,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以色列民间市场表现抢眼,成为消费者的热门选择。

那么,以色列军方的这一禁令究竟是一场合理的防范,还是另有隐情?我们来一探究竟。

图片

根据以色列汽车进口商协会的数据,2025年前5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以色列市场的表现可谓亮眼。总销量达到3.96万辆,占据进口来源国榜首,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1.92万辆。

比亚迪以3813辆的销量稳居第一,小鹏紧随其后,售出3650辆,分别位列第三、第四。

第四。凭借高续航、智能配置和实惠价格,中国新能源汽车迅速俘获了以色列消费者的心,成为当地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这种火热的市场表现却未能赢得以色列国防部的信任。

据悉,军方此前采购了一批比亚迪Atto 3车型,原计划配发给军官使用,但在检查后发现,这些车辆配备了自动紧急服务通讯功能(e-Call系统)等智能化配置。

以色列网络安全专家警告称,这些功能可能会回传敏感数据,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基于这一担忧,以色列国防部决定禁止采购中国新能源汽车。

尽管官方给出的理由是“数据安全”,但这一禁令的背后却引发了更多质疑。

首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几十个国家销售多年,从未发生过因数据问题引发的安全事件。

中国车企在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技术标准完全符合国际规范,并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以确保安全性。

其次,这一禁令似乎并非单纯出于技术考量,而是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美国频频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展开打压,从华为到大疆,再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几乎无所不包。

而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以色列在许多国际事务中与美国保持一致。

此次禁令,很可能是以色列在中美博弈背景下的一次表态,意在迎合美国对中国技术的遏制政策。

图片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自身在“民用设备武器化”方面的操作也饱受争议。

2024年,黎巴嫩境内的多台BP机(寻呼机)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伤亡。

事后调查发现,这些设备在运抵黎巴嫩前,被以色列特工植入了炸药和遥控引爆装置。

这一事件成为以色列“民用产品军事化”的典型案例。如今,以色列却反过来质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这种“双标”操作无疑令人质疑其动机。

尽管禁令可能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军用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对民用市场的冲击有限。以色列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依然强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