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兰开拓者的记者迈克·里奇曼(Mike Richman)与《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本·戈利弗(Ben Golliver)共同主持了一档深入探讨篮球话题的播客节目。在这期节目中,戈利弗特别提到了开拓者在今年NBA选秀大会上以首轮第16号签选中的中国内线新星杨瀚森(Gong Chen)。这一签约无疑引起了媒体和球迷的广泛关注,戈利弗的分析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杨瀚森未来的可能性。
戈利弗在评论中提到,在中国,拥有大约1.65亿忠实的NBA球迷,这个数字真是惊人,相当于美国的所有成年人都能聚精会神地收看同一场比赛。除了这些铁杆粉丝,还有许多偶尔关注NBA的观众。因此,中国的篮球文化可以说是愈加蓬勃发展。就在许多情况下,篮球比赛在中国的影响力不亚于国庆节般的重要。每当有中国球员出场的比赛,许多人甚至会暂停手头的工作,专心致志地观看。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杨瀚森的分量。尽管他在场上的平均数据为10分和5个篮板,身为替补中锋的他,仍然吸引着数亿人的目光,因为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职业生涯,更是整个中国篮球的希望与梦想。
在刚刚过去的CBA赛季中,杨瀚森的表现相当亮眼,虽然他在常规赛期间出场了45场,但他均匀分配在场上的时间也达到了33.2分钟。他场均能够交出16.6分、10.5个篮板、3次助攻、1次抢断和2.6次盖帽的佳绩,同时还有一定的失误和犯规次数。而在投篮方面,他的命中率为58.6%,三分命中率为33.3%,罚球命中率则为67.1%。然而,在季后赛中,杨瀚森的表现有所回落。他8场季后赛的场均数据为13.4分、7.3个篮板和1.6次助攻,肯定是由于他的球权和战术地位有所下降,影响了他在场上的发挥。此外,他的投篮效率仍然保持在66.7%。他还曾参加NBA夏季联赛,在四场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多才多艺,贡献了场均10.8分、5个篮板和3.8次助攻,尽管也有4.2次犯规的情况出现,但整体的适应能力是相当不错的。
杨瀚森在CBA赛场的表现确实引人侧目,他在常规赛中展示出的全面能力无疑是其能在开拓者受到重视的原因。虽然季后赛的表现较常规赛有所下滑,但许多因素,包括战术安排和球队结构,都会对他逐渐适应NBA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开拓者显然看到了杨瀚森在CBA的潜力,加上他在选秀前联合试训中的出色表现,因此决定使用首轮高顺位的签位选择他。出色的适应能力和潜力使得他在夏季联赛中也能展开自我展示,这也意味着在未来如果杨瀚森在开拓者的阵容中站稳脚跟,极可能会显著提升开拓者在中国球迷心中的受欢迎程度,进一步推动中国篮球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