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茶而富、因茶扬名。核桃坝村1.2万亩茶园如绿色锦缎般铺展在山间,户均13亩的规模孕育出5家茶产业龙头企业、62家小微加工企业,年产名优干茶超百万斤。绿水青山间孕育生长的“金叶子”,还催生出了“茶+研学”“茶+旅游”等新业态。

在贵州北纬27度劳动培训基地里,湄潭县浙大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在体验采茶、制茶、做茶点。(记者 向维忠 摄)
近日,在位于核桃坝村的贵州北纬27度劳动培训基地里,湄潭县浙大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正在体验采茶、制茶、做茶点,欢声笑语不断。“今天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茶园采茶,还尝到了自己亲手做的奶茶和茶点,非常有意思。”学生罗熙悦开心地说。
据了解,贵州北纬27度劳动培训基地主营业务有研学和培训两大板块。其中,研学板块目前已开发了10余门以茶为主题的研学课程;培训板块中,该基地和核桃坝村按照“基地共用、课程共享、师资互补、信息互通”的原则,开展了乡村振兴人才等相关培训。2024年,该基地共接待研学、培训等15万人次。

贵州北纬27度劳动培训基地。(湄潭融媒记者 刘芸芸 摄)
一片茶叶,不仅富了百姓腰包,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如意缘饮食居的老板何超就是受益者之一。2017年,他将自家的房子改建成民宿,兼营餐饮,如今夫妻二人年收入超20万元。
“10年来,我们借助核桃坝村的知名度,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充实。”何超说。
从单一的“种茶卖茶”到多元发展的“茶旅融合”,核桃坝村用一片茶叶书写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2024年,全村茶产业综合产值2.48亿元,人均收入2.5万元。
“下一步,富起来的核桃坝人要继续做强茶产业,写好茶文章,弘扬茶文化,带动全村茶农过上好日子,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坚定不移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推动茶旅深度融合,紧密依托一片茶叶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刘庆对未来发展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