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俄罗斯发动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罗马尼亚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多批国防援助。
然而,除个别情况外,罗马尼亚政府一直选择不公开援助的具体数量和所提供武器装备的种类。这种政策最初被视为一种合理做法,防止俄罗斯掌握乌克兰所拥有的武器类型和属性等情报。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官员此前也表达过担忧,认为他们向乌克兰交付武器时过于保密。例如,部分弹药上印有“Cugir”字样,表明由库吉尔机械厂生产。这使得即使在官方保持沉默的情况下,援助来源也难以掩盖。
此外,罗马尼亚的一些人认为,这种保密性反而有利于俄罗斯,为散布虚假信息和进行舆论操控提供了空间。
如今,这个问题已上升到最高决策层面。2025年7月18日,罗马尼亚国防部长利维乌·约努茨·莫什泰亚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对乌军援保密的政策可能会被重新评估。
他说:“罗马尼亚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苏式军事装备,新一批武器很快也将运往乌克兰。在我看来,罗马尼亚拒绝披露这些物资的任何细节,反而弊大于利”。
首先,他重申了过度保密正中俄罗斯宣传的下怀,使得“罗马尼亚政客在幕后出卖国家”的说法更具煽动性。他指出,如果能够公开部分援助的数量和类型,有助于破除这些谣言。
其次,缺乏透明度也限制了罗马尼亚参与德国“武器交换”计划的机会。“武器交换”计划的核心是:各国向乌克兰提供老旧武器的同时,能够从西方国家获得更新的装备,从而实现“双赢”。
罗马尼亚此前已经从“武器交换”中受益一次:在向乌克兰移交了一套旧型“爱国者”防空系统后,获得了一套配备新型雷达系统的“爱国者”。如果有更清晰的援助记录,类似的交换机会可能会更加频繁。
最后,如果乌克兰民众知晓罗马尼亚的真实援助规模,乌克兰国内对罗马尼亚的公众态度将有所改善。在这方面,更大的透明度既能带来实际利益,也能创造外交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