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观律鸣法
编辑 | 翊星辰
声明:本文内容结合权威资料及个人观点撰写,文末已注明相关文献和截图,敬请知悉。
最近,石破茂的面色愈加严峻。美国设定的最后期限只剩五天,而日本却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答复。特朗普此时亲自出马,口气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甚至连石破茂的称呼都发生了转变,不再是以前的尊重,而是带有明显的不满。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原来,在美日贸易谈判进行的七轮中,始终未能达成共识。特朗普显然没预料到日本居然能如此抗拒谈判,于是决定亲自出手施压,威胁继续增加关税。这一次,特朗普站在白宫南草坪,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只是要求公平。”然而,等到实际的关税细则公布,日本才意识到,这所谓的“公平”背后隐藏着一项沉重的负担:24%的“对等关税”加上25%的惩罚性关税,汽车出口受到严厉制裁,直接导致近一半的利润被削减。简单来说,凡是出口到美国的每一辆日本车,都要缴纳几乎一半的税款。这一切不仅仅是谈判,它更像是一场赤裸裸的勒索。然而,特朗普自己却不这么看,他将关税称为“激励措施”,并表示:“谁配合,谁就能得到优待。”
从特朗普上任至今,谈不拢就加税已经成为他最典型的外交手段。而这一次,他不仅亲自上阵,甚至改变了与石破茂的互动方式,原本礼貌的“石破先生”也被戏谑性的“亲爱的日本先生”取代,这无疑是一种公开的侮辱。
从4月到6月,赤泽亮正七度飞往华盛顿,每次都是为了提出让步: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开放牛肉、玉米和大豆市场,甚至同意降低汽车进口门槛。尽管日本做出了这一系列让步,美国仍然置若罔闻,单一的理由就是——“你们还没有触及大米问题”。大米不仅是日本农业的命脉,也是自民党的重要选票来源。背后有200万农民依赖这些农产品维生,每一次选举,农协的支持都至关重要。而美国这次提出的要求——每年77万吨免税的大米配额,相当于直接摧毁了日本的水稻保护体系。
石破茂怎能答应这一要求?而汽车产业问题更为复杂——2024年,日本对美出口148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8%,如果特朗普执行25%的关税政策,年损失将高达240亿美元。特朗普显然明白,石破茂已经退无可退,所以采取了更加激烈的措施,他不仅讨论经济问题,还将驻日美军费用捆绑在一起,作为谈判筹码。
目前,日本承担了驻军费用的75%,但特朗普仍然觉得不足,甚至提出了要进一步增加的要求。在特朗普看来,盟友的安全是由美国提供的,因此这些国家必须支付“保护费”。虽然石破茂在口头上并未表露出来,但心中明白,特朗普所要的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而是控制权的获取,是将日本从一个“盟友”变成附庸。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日本手中可用的牌已经不多。唯一能吓住美国的,或许就是金融威胁。日本如今持有着1.2万亿美元的美债,而且近期进入了集中到期的窗口。坊间传闻,东京有意抛售10%的美债,这一举动可能会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60个基点。但这张牌,日本却不敢轻易打出,不是它不想,而是因为风险巨大,可能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相较之下,中国的应对策略则显得从容得多。从2016年开始,中国便在贸易战的阴影下提前布局,采取多元化市场和技术自主的策略,逐步构建了自己的抗风险体系。到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降至12%,而中日韩区域内贸易却增长了18%。通过RCEP、东盟及自贸港等自由贸易协议,中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例如,比亚迪的电池模块如今已通过中欧班列从重庆直达汉堡,仅需18天。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清算额同比增长了47%,东南亚一些港口也开始试点数字人民币结算。这些进展显示,中国的经济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支持下,正快速摆脱单一依赖美国的困境。
然而,反观日本,依然在等待美国松口,但迎接他们的却是不断升高的门槛。美国商务部近日要求日本的汽车企业将核心零部件产能转移至美国,理由是为了“供应链安全”。但翻译一下,意思就是“你们要继续向美出口汽车,必须交出技术和就业机会。”丰田、日产等日本汽车厂商如今面临巨大压力,丰田每年在美国的销售量高达240万辆,一旦加征关税,这一市场可能会被彻底挤出。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日本的汽车出口额——17.9万亿日元,如今面临失去的风险,迫使日本不得不进行改变。
同时,日本的一些大企业也在悄然调整战略。三井物产已与中石油签订了200万吨天然气供应协议,索尼则投资100亿日元在越南建设芯片厂。丰田也开始在墨西哥扩展生产线,尽管公开场合上仍表示“不能离美国市场太远”,但事实上,企业已开始逐渐转向其他国家。
石破茂明白这些变化,他也深知,最可怕的并非特朗普的关税,而是如果7月9日的谈判继续无果,国内民众的失望情绪将进一步加剧。参议院选举临近,农业保护和汽车产业都面临压力,他进退两难,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显然已不再视日本为“盟友”,而是将其当作可控制的附庸。
G7峰会结束后,美国在没有与其他成员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直接宣布了关税政策。欧盟对此愤怒不已,已准备好通过增加对美农产品的关税来报复;而韩国和印度则加速推进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WTO的内部文件也表明,如果美国在7月9日之后对60个国家全面征税,预计2025年全球贸易量将萎缩8%,甚至可能引发类似2008年的全球经济衰退。
然而,特朗普似乎毫不在意,他再度重申:“美国优先,不是口号,是政策。”他关注的并非规则,而是结果——如果谈成协议就降税,谈不成就加大压力。与此相比,中国凭借自主创新和多元化市场,成功筑起了自己的抗风险体系。
当特朗普改变对石破茂的称呼时,日本终于意识到,曾经的盟友关系已变得如此脆弱,盟友也不过是一个可以被交易的工具。石破茂不敢冒险,他知道,再像1985年那样签署类似广场协议,结果不会是繁荣,而是“失去的又一个十年”。
美国通过关税逼迫世界各国站队,中国则通过开放寻求合作。如今,日本深陷两难境地,如果再不做出决断,恐怕就将成为被牵动的棋子。正如《朝日新闻》社论所说:“当霸权沦为交易,盟友最终成了棋子;当开放拥抱共赢,混乱局面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
信息来源:
特朗普威胁加征更高关税 石破茂回应:将坚定捍卫国家利益 财联社 2025-07-03 04:14
日美关税谈判拖而未决 经济日报 2025-07-04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