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叙利亚局势或将迎来短暂的缓和。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19日的报道,停火消息一经发布,叙利亚过渡政府总统朱拉尼便立即发表全国讲话,呼吁各派武装放下武器“投降”,不再抵抗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可以看出,朱拉尼展现出极高的诚意,真心希望尽快结束当前叙利亚陷入的被动冲突状态。
此前,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刚刚宣布,以色列与叙利亚已经达成停火协议。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巴拉克表示,这项停火协议得到了土耳其、约旦、以色列和美国四国的共同支持。更为关键的是,美方强调叙利亚境内的德鲁兹人、逊尼派和贝都因人必须全部放下武器,共同为构建“全新叙利亚”做准备。
7月19日凌晨,美国特使巴拉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宣布叙利亚停火协议达成,土耳其、约旦等邻国共同担保此协议的实施。此言一出,成为局势的转折点。
然而,这场停火的背后隐藏着三重复杂的博弈。其一,是以色列的战术性让步,罕见允许叙利亚政权军队在48小时内“有限重返”苏韦达省,实则为德鲁兹武装争取时间重组,同时换取以军对伊朗无人机的持续空袭权利。
其二,是土耳其的隐秘协议。埃尔多安以“停火担保人”的身份介入,目的在于排除库尔德武装于“新叙利亚身份”重构之外,同时进一步暴露了土耳其对叙利亚北部的扩张野心。
其三,则是美国的明显意图。美国大使巴拉克呼吁德鲁兹人、逊尼派和贝都因人共同构建统一国家认同,实质是为了瓦解由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网络,为亲美的地方武装掌权铺路。由此可见,这份协议充分体现了弱肉强食的现实,而叙利亚作为直接当事者,甚至没有资格参与谈判桌。
令人意外的是,停火消息一出,叙利亚政权于19日突然宣布“全面无条件停火”,并下令全国各武装派别“立即放下武器”。朱拉尼以“维护国家主权”为由,警告任何违令者,但这实际上等同于向以色列的军事压力低头投降。
对于以色列持续不断的空袭,朱拉尼却选择了默许。7月16日凌晨,大马士革夜空被以色列F-35I战机的轰鸣声撕裂,一枚精确制导导弹击中了距离总统府约500米的“总参谋部”大楼,混凝土碎片与浓烟覆盖了叙利亚政权军事指挥的核心区域。
这次突袭行动未提前宣布,以色列宣称其目的是“保护德鲁兹少数族群”,但实质目标却是打击伊朗系武装在苏韦达省的渗透通道,试图将叙利亚南部的三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阻止朱拉尼领导的HTS部队及叙利亚国防军驻扎。
目前,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尚未停止。此次以军首次曝光使用“智能诱饵弹”(SPICE-2500),该弹能够模拟F-35战机信号诱骗叙利亚防空雷达,成功瘫痪防空系统,为后续打击铺平道路。以军的持续空袭,加上苏韦达省爆发的激烈冲突,六天内已导致638人死亡,7.9万人流离失所,叙利亚南部的人道走廊几近崩溃。
以色列对加沙、黎巴嫩、也门、伊朗和叙利亚的军事打击从未间断,尤其是将加沙变成了人间地狱。然而,美国、北约和欧盟却鲜有谴责或制裁的声音。反观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争遭受广泛制裁和谴责,全球对乌克兰的支持几乎成为正义的象征,而对以色列的行为则存在明显双重标准。
显然,国际政治的现实就是弱肉强食。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外交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话语权。
当前,朱拉尼领导下的大马士革正面临严峻挑战。叙利亚第四装甲师在苏韦达省遭遇德鲁兹武装伏击,12辆T-90坦克被美国制造的“标枪”导弹击毁,精锐部队损失惨重。与此同时,叙利亚各地部落不甘心停火,于18日发布总动员令,呼吁全国武装力量驰援苏韦达省抵抗德鲁兹人,内战的裂痕迅速扩大。
朱拉尼如今命令全国放弃抵抗,首要考虑的是自保。毕竟若以色列再次发动“斩首行动”,叙利亚政局恐将掀起剧烈动荡,各派武装陷入无领导状态,导致割据混战局面,而这并非以色列、土耳其和美国所期待的结果。作为一名“能够被操控”的总统,朱拉尼在以色列既定目标实现之前,仍被视作有利用价值,因此他们并不希望他过早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