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没想到戏台票房大卖后,最大的赢家不是导演陈佩斯,而是黄渤

   2025-08-15 caijiyuan730
核心提示:《戏台》凭借观众口碑一路飙升,最终票房突破两亿,创下了令人惊叹的成绩。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切的成功背后,最大的赢家竟然不

《戏台》凭借观众口碑一路飙升,最终票房突破两亿,创下了令人惊叹的成绩。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切的成功背后,最大的赢家竟然不是陈佩斯,而是黄渤。

其实,谁能想到,这部最终让观众为之称赞的作品,在筹备阶段,陈佩斯一度为之头疼不已。原因很简单——这样的题材根本不符合当下流量市场的潮流。部分投资方认为,当前更受欢迎的,是偶像剧和流量明星。像陈佩斯这样的老演员,虽然演技一流,但如果观众不买账,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资源?

据说,当初项目刚启动时,投资方一看到剧本是艺术性极强的京剧戏中戏,主演又是年逾七十的陈佩斯,立刻产生了犹豫。大家觉得这个题材太“小众”,恐怕没有足够的市场,而陈佩斯则被认为“过时,缺乏吸引力”。甚至,原本确定的三笔投资一笔接一笔地撤回,听说拍摄过程中资金链曾断裂多次。

眼看剧组面临困境,陈佩斯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投入其中。然而,尽管如此,剧组依旧捉襟见肘,拍摄地点有时借用废弃仓库,有时借用老旧戏台,甚至连戏服、道具都得亲自动手制作。就在剧组的资金几乎耗尽、连第二天的盒饭都无法支付时,黄渤挺身而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愿意接下这部作品。

得知剧组的困境后,黄渤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片酬删掉,甚至传闻他从个人账户转出150万人民币,专门用于支付剧组的道具费用。他还将自己在青岛的别墅腾空,作为临时排练场和道具仓库,甚至把一些原本打算当作废品处理的道具、服装都妥善保管,让剧组得以继续运作。

对于黄渤的慷慨举动,很多人都感到不解,难道他是因为陈佩斯的面子才这么做吗?其实,大家的猜测完全错了。黄渤之所以如此“豪气”,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这部电影。他为“闯荡江湖”的“大嗓儿”角色,早在拍摄前半年就开始学习京剧。他拜了三位京剧名师,从最基础的身段、唱腔开始练习。

大家都知道,学京剧可不是三五天就能上手的,然而黄渤却从未放弃,苦练了半年多,才有了如今令人惊叹的表现。他不仅要背台词,还要精确到身段、步伐,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为了呈现“大嗓儿”身上的市井气息,黄渤甚至专门去胡同里的包子铺,观察老板的吆喝、与客人交流的方式,把这些生活中的点滴融入角色之中。

经过半年不懈的努力,黄渤将“大嗓儿”从纸上的文字,逐渐塑造为荧幕上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因此收获了观众的热烈追捧。电影上映后,观众纷纷为黄渤的精彩演出点赞,甚至有些人表示,“黄渤吊嗓子吊得值”。口碑迅速积累,排片开始从午夜场扩展到黄金档,票房也迅速突破百万,最终突破两亿大关。

票房破两亿后,剧组的分账明细一公布,所有人都为之震惊。黄渤“零片酬加150万垫资”的做法,竟然成了年度最成功的“风险投资”。业内专家表示,根据当前的票房分账规则,黄渤最终拿到的分成可能会达到七位数,这比一些艺人的几部作品的片酬还要高。

当初,大家都不明白黄渤为什么愿意为一个不被看好的项目投钱,甚至以为他是在“讨好”陈佩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笔投资不仅让他收回了所有本钱,还多了一部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佳作”。这样的回报率,比一些股市的暴涨还要让人眼红。

更令人惊讶的是,黄渤的成功并非偶然。从最初在喜剧片中打拼,到如今在正剧、艺术片中也频频出镜,资方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他不仅是圈内的实力派演员,还是一个有眼光、敢投资的行业人物。早年间,一些人觉得他“傻”,因为他曾大胆投入,赌了一部没人看好的戏;但如今,看到他从这部戏中获得巨额回报后,所有人都改口称他有远见。

如果说陈佩斯赢得的是观众的情怀,那么黄渤赢得的则是票房、投资回报以及业内的高度认可。陈佩斯可能把情怀当作赌注,而黄渤则用行动和眼光赌未来。

如今,许多剧组似乎都在问“怎么能赚钱”,而不是专注于剧本和剧情。大量翻拍和改编IP的现象,也使得原创剧本愈发稀缺。然而,像黄渤和陈佩斯这样,愿意投入心力,认真打磨每一部作品的演员,真的是少之又少。

当初许多人嘲笑黄渤为了一部“不靠谱”的戏自掏腰包,而如今,他的成功已无可辩驳。大家在乎的,不是你如何成功,而是你是否成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