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和秦海璐的一次酒店偶遇

   2025-07-26 caijiyuan630
核心提示:她的长发盘在脑后,脚步匆忙,电话从不离手,说起话来,语调时而高昂,时而温婉;她的身份多变,既是公司职员,亦是他人的母亲、

她的长发盘在脑后,脚步匆忙,电话从不离手,说起话来,语调时而高昂,时而温婉;她的身份多变,既是公司职员,亦是他人的母亲、女儿、妻子、闺蜜,正如今天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多重角色。她在不同的身份间游走奔波,日常琐碎的事务一点点吞噬着她的时间,牢牢占据了她近乎全部的注意力。这一日,与往日并无不同,她与无数陌生人擦肩而过,但在某个眼神交错的一刹那,她内心涌动一瞬的光亮,原来她也有自己的渴望,渴望着一份与爱、关怀有关的精神抚慰。



“谢谢你成就了现在的我”


读过剧本后,秦海璐迅速感受到一种微妙的情愫在字里行间跃动。在她看来,这支片长约十分钟的《亲密的陌生人》呈现了较为意象化的剧作结构,但没有受制于篇幅,足够让人窥见方宁展现当代女性在生活里扮演的形形色色的身份。“这支电影短片不同于我们平时拍的戏,人物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它的人物关系反而是间接的,好似芸芸众生的一瞥。那些生活中给予你力量和帮助的人未必都是你认识的人,但那一份人和人之间的期许和偶然性是非常微妙的。”


方宁和陈梦(杨幂饰)屡次擦肩而过,始终没有打破陌生人的界限,但方宁无意间成为了陈梦梦中的座上宾。在一个接一个的梦境里,她们一起吃饭、看书、聊天,亲密无间,女性之间微妙的同频共振触人心弦,那是一种转瞬即逝却能照亮情绪的温暖。最终,方宁只给隔壁房间的陌生人留下了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字条。秦海璐直言,“对成年人来讲,不一定所有的话都要说出口。方宁渴求的那一份力量、陪伴或喜悦,在陈梦那个意象化的梦里都有实现。方宁内心的诉求,不只是陈梦的诉求,也是所有女性的诉求,她们希望开心、快乐、有人陪伴。不用做一个母亲、妻子、职场人士,它就是一个人很荒诞的闲暇时光。因此,在意象的镜头里,你看不到明确的台词,反而看到两个人开心的状态,这可能是当代的女性真正需要的个人空间,或无声的陪伴。”


一段温暖的慰藉结束之后,两个人重新回到生活的秩序里。“好比你今天一个人在家,愿意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开开心心睡过去之后,第二天你仍然要完成你的KPI,坐地铁上班,跟同事打交道,仍然要做一个母亲、子女或人妻。我觉得方宁在电话里没有来不及说出口的心事,她的表达不在电话里,而在电话外,这也是我喜欢方宁这个角色的设定。虽然她在现实生活里一直在打电话,但她的内心从未拿起电话。”


谈起初次合作的导演耿子涵,秦海璐语速飞快,“我非常喜欢跟年轻导演合作。他们作为时下最年轻的那一部分人,真正在意和迫切去表达的想法跟我们这种有些阅历的演员是不同的。这一代人的宿命感、孤独感非常明确地体现在剧本里边,也极大地展现了今天的女性对于爱、关怀及工作上的需要和被需要。导演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非常明确自己的需要,对演员提出的要求不含糊,不太像‘什么都要’,反而诉求明确,所以影片呈现出来的状态会比较纯粹,这是非常让我开心的地方,也是我愿意跟青年导演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影二十余年的秦海璐,是公众熟知的演员,亦涉猎导演、编剧、制片人等电影行业的多个工种,过往的经验让她对表演有着相当深刻的认知判断。拍短片跟往常拍电影、影视剧作品不同,在有限的表演空间里,她第一时间力求做到的是“准确”。“对意象性的表演,演员无法判定导演最后的剪接顺序或剪接每个镜头的时长,这是导演的魅力。演员往往是在未知里创作,我们会秉承比较中性的表演,力求呈现剧本里最准确的导演的要求。这样的话,你的表演片段不论放在影片中的哪个位置都是合适的。”


和秦海璐交谈的时候,她的表达从不拖泥带水,也不含糊其辞,这种看上去一目了然的明确性不限于表演,哪怕说起对周遭亲密关系的看法,她的话语也颇有见地。维持一段亲密关系,怎么才能让它不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你要懂得自己需要什么,更要懂得被需要的是什么。比如在儿子面前,他需要的是一个妈妈,我不能用管理公司的语境、态度和身份跟他相处,每个人都要想想自己扮演不同身份时面临的需要和被需要,这可能也是当下女性了解和认知自我的过程。”被问起如果有机会跟25年前的自己通话,会想说点什么,秦海璐笑了,语调流露松弛,“谢谢你成就了现在的我。”



“我会演到不能演的那一天”


第一次登上《四世同堂》的舞台时,秦海璐大抵想不到自己会演15年的“大赤包”。这一部由田沁鑫执导、改编自老舍先生同名长篇小说的三幕话剧,目前为止已巡演近四百场,历时十五载,横跨七十余座城市,更在不久前让她摘下极具份量的中国戏剧艺术表演最高奖——梅花表演奖。


老舍笔下的大赤包,爱穿红衣,坏得明目张胆,是个强势、泼辣、气场十足的反派太太,这是秦海璐早年争取到的角色。彼时,田沁鑫相中了秦海璐身上贤良淑德的一面,本意邀约她出演韵梅一角,但她对《四世同堂》最早一版李婉芬出演的大赤包印象深刻,觉得特别有趣。那时候的秦海璐很清楚,以当时的年龄、外形完全没机会在影视剧出演大赤包,但戏剧的舞台拥有无限的假定性,观众亦懂得何为表演塑造,她仍有契机挑战这个角色。于是,她主动请缨,问田沁鑫:有没有可能出演大赤包?


得到机会后,为塑造跟自己形象相距甚远的大赤包,秦海璐练习用“烟嗓”发声,模仿原著里这个烟酒不拒、说话声音粗哑的女人。她又穿上肥袄,一度往腿上绑上五公斤的沙袋,只为再现大赤包的高大身形。她曾说自己用笨方法,花笨功夫,没别的,只想尽可能地接近角色。多年后的今天,大赤包已成为秦海璐演艺生涯里相当重要的角色之一,她亦说:“《四世同堂》是我演得最长的戏,早已成为我戏剧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起这次参选梅花奖的幕后故事,秦海璐显得真挚而动情。她感谢国家话剧院在幕后默默做出的工作,无论是主动为她申报梅花奖,抑或是为终评的“冲梅”演出,倾尽全力邀请台前幕后退休的老艺术家回归,实现四代演员同台、重现经典的名场面。“从灯光、舞监到音响,剧院把跟我合作最久的表演艺术家们都请了回来。我在剧院的关怀下参加梅花奖的评审,除了感恩,只有感谢。《四世同堂》演了15年,它并不是我个人的奖项申报,应该给全体演员。这一台戏,由百十号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每一场演出都是如此。经过15年的历程,老同事退休,新同事填补,在近四百场的演出里边,我们一直秉承四代演员同堂的创作风貌。”秦海璐直言,在逝去的漫长时光里,每个演员多少有过挣扎。“没有演员不想演新戏,但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的工作。目前为止,《四世同堂》是剧院演出最多的剧目,我们真正想通过《四世同堂》或梅花奖来证明:艺术是有追求的,有标准的,甚至需要有一些执念的,就像梅花奖的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次去剧院,秦海璐总能感受到一种朴素、纯粹的创作氛围和同事之间的情谊。话剧年年复排,她跟同事们年年相见,共同创作,一块儿坐在排练场的椅子上,看着台上的人怎么表演。身边的演员们,无论角色大小,都会保持最真挚饱满的情绪排练、走台,而演出前,候场的演员们会坐在边幕的两侧等待上台。这是跟影视剧组截然不同的工作状态,她感触很深,“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下,无论是表演还是精神上,感召你的都是点点滴滴。”


大赤包演了15年,时至今日,秦海璐上台前依然紧张,但跟初次登台的紧张已是不同。她说起通俗的比喻,“第一次演,很像高考的第一场考试。随着年龄增长,我对老舍先生的著作有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会让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所理解到的、比较内在的文学力量。现在的紧张,是每次演出都要让自己进入紧张、活跃的状态,你才能在舞台上带动观众的情绪,展现自己熟练的技巧,或是跟导演的走位、排位、灯光之间保持配合。”从20岁读不懂老舍,到40岁了悟角色背后的阴暗人性和复杂的时代背景,时间的流逝原来有迹可循,秦海璐说:“我相信50岁的时候再读《四世同堂》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伟大的作品会根据你不同的生活阅历、认知给予你新的东西。真正的经典是通过千百年,大家一起去研究、揣摩,仍然可以让你有能懂的东西,这是经典传世之作的魅力。”


前些天,秦海璐演完角逐梅花奖的《四世同堂》终评演出之后,她浏览社交平台,偶然读到一篇来自粉丝的发帖,帖子里有一张剧照和一行话,写着:她演了15年大赤包,我看了10年。那一刻,秦海璐觉得非常感动,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也许我见过他/她,但我并不认识他/她,可能跟出现在剧场的观众对不上号。但当你长期做着一件事的时候,那一句话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无谓挣扎了15年,而是有人陪我在一起,跟我的同事一样,有来的,有走的,也有一直坚守的。”于她来说,表演艺术的创作与坚守都需要力量,眼下,她打算坚守下去,“我愿意一直留在这个舞台上,一直生活在小羊圈胡同里,如果哪一天我在《四世同堂》演不了大赤包,我会去演四奶奶、马姥姥,演到不能演的那一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