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俄乌战争进入了它的第四个年头,而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却正经历着重大变革。根据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的一些调查和爆料,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强制性政权更迭的方案,现任总统泽连斯基可能会被排除在外,取而代之的候选人是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现任驻英国大使瓦列里·扎卢日内。
自从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他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可谓翻云覆雨,变化无常。从他曾声称能够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到后来的漫长外交谈判;从恢复与普京的通话,到表现出对俄罗斯的强烈不满;再从冻结对乌的军事援助,到高调宣布向乌克兰出售先进武器,特朗普的立场变化令人目不暇接。而近期,他的一系列行动似乎表明他对当前俄乌局势的发展愈加感到不耐烦。
在2025年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举行会晤,并发布了一个他所称的关于俄方的“重大声明”。他威胁称,如果俄乌冲突在接下来的50天内未能实现停火,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并对那些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乍一看,这是一种对俄罗斯施加的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或许也是特朗普向泽连斯基施加的一种间接压力。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泽连斯基在俄乌谈判中一直表现出强硬立场,拒绝美国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一些提议,这让特朗普政府相当不满。特朗普设定50天的时间限制,很可能是在向泽连斯基传递一个清晰的讯息:要么在规定的时间内推动俄乌和谈取得实际成果,要么就可能面临被美国抛弃的风险。
对美国而言,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本质上是其制衡俄罗斯的棋子。当这一棋子未能如美国预期行事,或达不到战略目标时,美国必然考虑更换棋子。从美国当前的战略利益来看,迅速达成一项符合其利益的俄乌和平协议,显然比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更为重要。而泽连斯基持续的强硬态度,显然妨碍了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
再看乌克兰国内,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曾明确表示乌军已陷入战争僵局,他的言论与泽连斯基的乐观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导致他被解职。然而如今,扎卢日内被美国视为泽连斯基的可信继任者,折射出美国对乌克兰军事局势的评估以及对泽连斯基领导能力的疑虑。美国或许认为,作为军事将领的扎卢日内在战场上的经验和对局势的掌控能力,更能帮助美国实现其在乌克兰的战略布局,尤其是在与俄罗斯谈判时,可能采取更符合美国利益的妥协姿态。
当然,现在一切仍处于传闻和推测的层面。但不可忽视的是,美国和泽连斯基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步加深,而美国对乌克兰政权更迭的讨论绝非空穴来风。如果美国真的推动强制更换泽连斯基,这不仅会对乌克兰的国内政治局势产生巨大冲击,引发权力斗争和政治动荡,还将深刻改变俄乌冲突的走向以及整个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着这一事件的发展,期待揭示真相,并为局势的明朗化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