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随笔丨“奇葩”背后

   2025-07-28 caijiyuan910
核心提示:近日,“女子连续一周被邻居冒用地址点外卖”登上热搜榜。有媒体调查发现,这其实不是孤例,生活中故意将快递、外卖收货地址填写

近日,“女子连续一周被邻居冒用地址点外卖”登上热搜榜。有媒体调查发现,这其实不是孤例,生活中故意将快递、外卖收货地址填写成他人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动机五花八门。

比如,有独居女生因担心安全问题,将外卖收货地址填成同楼层邻居家,经沟通后表示会改正;有人故意填错地址,是为了省配送费,待配送员抵达错误地点,再电话要求“反正离得不远,您给我送过来吧”;有超市因靠近小区入口,而唯一的快递驿站设在小区中部,不少人图省事直接将收货地址写成超市,一些老年人也因不熟悉扫码取件而如此操作……

收货地址“张冠李戴”,从结果来说往往给他人带来麻烦。邻居的个人信息被冒用,私人生活安宁被无端打扰;配送员为了把物品送到“正确位置”,要额外花费时间精力;被当成“快递暂存点”的场所被不请自来的包裹占据空间,还无法随意处置……对故意填错地址的人来说也有风险,可能丢件、被商家“拉黑”、导致邻里纠纷,甚至因侵权承担法律责任。

故意填错地址,显然不可取。不过,部分动机并非完全不可理解,只是需要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而不是将风险和责任转移给无辜的他人。比如在上述例子中,独居女性希望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从社区角度来说,能否在居民楼公共部位设置外卖放置点,让有需要的居民以此为收货地址(使用者也有责任及时拿取外卖,维护放置点干净整洁)?老年人不熟悉扫码取件,从物流环节来说,能否提供更人性化、适老化的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多便利与关怀?

个人需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边界、遵守规则和契约,而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与此同时,“奇葩”行为背后,也可能存在合理的诉求,不妨协力疏导解决。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纪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