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部分公职人员在婚丧嫁娶等重大事宜上,存在违规操办、铺张浪费甚至借机敛财的现象。
这不仅违反党纪国法,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社会风气。为进一步加强纪律约束,规范公职人员行为,以下5类行为明确列为禁止事项,请广大公职人员引以为戒。
一、借婚丧嫁娶之机敛财
部分公职人员利用婚礼、葬礼、满月酒、升学宴等名义大肆收受礼金,甚至借机向管理服务对象或下属单位“摊派”费用。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党纪国法,属于典型的借机敛财。
禁止要求:
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婚丧嫁娶本是人生重要节点,但部分公职人员却以“面子”为由,选择豪华酒店、聘请高端礼仪团队,甚至大摆宴席,造成浪费。奢华办事不仅违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还引发社会不满。
禁止要求:
三、违反规定占用公共资源
部分公职人员在操办婚丧嫁娶时,动用公车、公款、公务场所,甚至安排公职人员帮忙。这不仅扰乱了公共秩序,还侵占了公共资源。
禁止要求:
四、违规发布影响社会风气的不当信息
近年来,部分公职人员在婚丧嫁娶期间,通过社交媒体大肆宣传,其内容往往涉及炫富、攀比等不良风气,造成极坏影响。
禁止要求:
五、违反规定组织封建迷信活动
部分公职人员在婚丧嫁娶期间,组织或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如请风水师、做法事、占卜等。这种行为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禁止要求:
违规操办的后果
对于违规操办婚丧嫁娶的行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严肃查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违规者将面临以下后果:
党纪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级甚至开除党籍。
政务处分:包括警告、记大过、撤职等政务处罚。
名誉损害:影响个人声誉及职业发展,甚至波及家庭。
倡导文明新风,树立清廉形象
婚丧嫁娶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但更应注重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广大公职人员应发挥表率作用,自觉践行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优良传统,杜绝一切违规行为,以实际行动弘扬清廉之风。
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为社会风气的持续向好贡献力量!